5G商用牌照已經發(fā)放,這意味著,5G時代將真正到來。5G網絡具有高速率、低時延、大連接的特點,這三點導致5G和4G有著本質區(qū)別,它可以讓對速度、時延和容量有著更高要求的應用落地,由此帶來傳媒業(yè)的系列變革。
媒介即生活,生活即媒介
近期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,95后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為8.33小時。如果睡覺時間為8個小時的話,那么網民在現實世界的生活時間將會少于8小時。這意味著網絡世界在今天已經成為95后的主世界,10年內將成為所有人的主世界,也就是說現實世界將是網民的從屬世界,人類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主從世界的逆轉,逐步過渡到以虛擬世界生活為主的狀態(tài)。
這種變化,將導致互聯網生活的全程化、全息化、全員化和全效化,也將導致除了現實世界的社會化之外,我們還需要在網絡中再次社會化,并將虛擬和現實融合起來。
媒體這個概念在某種程度上也將被網絡生活化所解構,媒介即生活,生活即媒介。比如vlog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用短視頻拍攝出來,拍攝本身是生活,拍攝內容是生活,拍攝展示的也是生活。
在主世界以網絡世界為主的情況下,強調媒體這個概念似乎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,重要的是網絡將是人類的基本生活方式。
超視頻化:視頻將是媒介之王
5G來臨之后,視頻的價值,怎么高估都不過分。習慣了視頻消費,再想吸收文本信息總會讓人感到疲勞。視頻無關學歷、年齡、語種、城鄉(xiāng),進入門檻很低。在2020年5G大規(guī)模商用后,視頻將是媒介之王,大部分互聯網公司也都會進行視頻化轉型。
這種視頻化其實是超視頻化過程,因為在4G時代,已經有很多場景和傳播都是視頻化的。5G時代的視頻和4G時代的視頻其核心區(qū)別在于,隨著AR技術的發(fā)展、模擬主播的研發(fā)、AI的進一步強化,視頻中會增加更多的虛擬化內容,這種增加不是粗暴的結合,而是細膩無縫的整合,這種整合將實現超視頻化。
變革和顛覆的機會依然存在
底層技術平臺的變遷,帶來了巨大的應用變遷機會。從邏輯上分析,強關系網絡平臺也存在一次再視頻化的變革可能性,特別是結合AR、VR技術后,一定會有一次變革機會。
如果一代強關系網絡算一個E(era),經歷QQ時代之后,我們正處在以微信為代表的2E時代。強關系網絡平臺的迭代速度很慢,差不多十年左右才迭代一次,QQ于1999年面世,微信于2011面世,5G也即將在2020年即下一個十年左右全面商用。所以,在5G的影響下,是否會有新的3E強關系網絡應用取代微信,實現G和E的迭加更替,這會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。
對于弱關系網絡來說,仍存在多次迭代乃至出現新品類的機會。
在視頻媒體平臺方面,抖音、快手、愛奇藝等視頻平臺將可能會進一步壯大。由于現在的短視頻已經接近4G紅利期尾部,而5G紅利又尚未到來,所以可能會出現一定的疲憊期,各平臺如何去克服這種疲憊期,迎接5G紅利是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。
D2D將成為常態(tài)
5G帶來了萬物互聯。從技術協(xié)議、軟件OS、工具應用再到內容形態(tài),都會有大量的新產品出現。從智能家具、云屏,再到智能眼鏡、無人機甚至老家電,這些都將全面物聯網化,物聯媒體即將實現,一鍵通發(fā)逐步演變成一鍵通控,設備到設備(Device to Device,D2D)的通訊將成為常態(tài)。
對媒體而言,D2D的關鍵是場景共享、態(tài)勢感知、信息認知、未來預測和行為決策。D2D或者說是物聯網便于人對周圍環(huán)境態(tài)勢的感知。當我們把物聯網各個終端上的數據收集起來,通過分析,便能更好地對未來做出預測和決策。
D2D將會以物廉價美為進化因素快速演化。誰能成為D2D的贏家?當下的頭部企業(yè)似乎都有機會,當然也有可能是一些新的獨角獸企業(yè)在某個細分領域成為“王者”。
5G狂熱后價值回歸
5G在建設之初,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技術熱潮和輿論泡沫。只有當5G真正開始全面落地,變成社會基礎設施和數據平臺之后,大家才會把精力更多地轉移到如何利用5G為人服務的根本問題上來。
要為人服務,就必然要分析人的網絡權利,這就涉及到5G及相關技術對于人的“異化”。例如人過度沉溺于網絡,與現實社會的連接密度降低,人變得越來越宅,隱私權受到威脅等。
5G網絡帶來了新的連接動力,這種動力對于媒體而言是一種巨大的機遇和挑戰(zhàn)。媒體如果不能及時擁抱變化,死守落后產能,將必然在5G時代落后于快速適應者。
技術發(fā)展對人的沖擊力有多大,人對技術的反作用力就有多大。媒體的希望在于充分利用政策優(yōu)勢、價值觀優(yōu)勢、內容優(yōu)勢,穿透技術壁壘,實現更好的傳播效能,達成更佳的社會影響力和價值回歸,從而有效提升生產力的發(fā)展和生產關系的平衡。
(原文標題:關于5G的5大預測!這樣“顛覆”傳媒業(yè) )(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,內容有編輯)